動畫:"人都難免有一些缺陷和不如為時已晚的事情,如果你放大這個缺憾和不如意,那你將永遠生活在陰影之中。也許我們無力改變生活中的缺陷,也許我們無法避免人生中的苦難,但是于丹教授從為《論語》的精華之一,就是告訴我們心靈的力量是無窮的,如果你用不同的心態(tài)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難,你就會擁有完全不同的人生。兩千多年前的《論語》真的能夠開解現代人的心結嗎?"
今天我們說一個話題,人生百年孰能無憾呢,人這一生中遺憾的事情誰都在所難免,《論語》中有沒有遺憾的事呢,也有很多人,你想想孔夫子弟子三千,七十二賢人,這么多學生,家家都有自己煩心的事情,那么他們之間是怎么來討論關于人生遺憾的呢?有一個學生司馬牛,他的遺憾事是什么?
動畫:"唉,我家只有我一個兒子,我們家有哥兒仨,我們家有五兄弟,我們家有八個兄弟,號稱八大金剛呢。為什么人家有那么多兄弟,為什么我就一個都沒有呢?哪怕有一個也好啊,為什么呀,為什么呀,太郁悶了。"
他的一個同學子夏,就開始勸他,子夏自稱自己的名字"商",他說我聽說。
子夏曰:"商聞久矣,生死有命,富貴在天,君子敬而無失,與人恭而有禮,四海之內,皆兄弟也,君子何患乎無兄弟矣"。
盡管這段話不是出自孔子之口只是 是它也代表了《論語》所倡導的一種價值觀,就是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,當你面對一件想不通的事情的時候,你怎么樣避免******的傷害呢?就是不要糾纏在里面,一遍一遍地問為什么呀,為什么呀,偏偏這個倒霉事怎么就落在我頭上呢?其實化解遺憾第一個前提是,先認可這遺憾的存在,就是你在最短的時間內,把這件事接受下來,說好了,這就是一種安排,我已經知道有這個遺憾了,那么第二個態(tài)度是什么呢,是盡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補足這個遺憾。子夏告訴他同學兩句話叫"君子敬而無失,與人恭而有禮"。這就是指內心的一種端莊,一種正直所表現出來的一種態(tài)度,使大家尊敬你,你再去做事情,盡可能讓自己少一點失誤。另外一點就是真正跟別人共事的時候,要恭而有禮,內心保持著一種恭敬,彬彬有禮,真正能夠對人有一份尊重,如果你能做到這樣,少一點過失,多一份尊重,那你能夠太守到的是四海之內皆兄弟,所以一個真正的君子,你還真正會內心憂患沒有兄弟嗎?
動畫:"于丹教授告訴我們,承認現實生少于中的不足之處,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這種不足,這就是《論語》告訴我們如何對待生活缺憾的態(tài)度,但對我們現代人來說,沒有兄弟,已經不是什么缺憾,因為這是一個獨生子女的時代,但生活中,各種各樣的遺憾總是存在的,如果一個人不能接受生活帶來的遺憾,將會導致什么樣的后果呢?"
而這樣的一種遺憾,其實如果我們放大的話,那可能,它會被放得很大很大,印度詩人泰戈爾曾經說過一句著名的話,他說,如果你因為失去月亮而哭泣,那么你也將失去星星了,也就是說,你總看著自己人生的遺憾,你總在念叨著這個遺憾,這個遺憾能被放大到多大,甚至這個遺憾有可能變?yōu)槟闵械囊粋€陰影,這個陰影在你的內心極而言之,它對你的生命質量是會有所損害的,我曾經看到過一個報刊的轉載,說英國曾經有一個著名的網球明星,叫做吉姆·吉爾伯特,這個女孩子在小的時候,經歷了一次意外,就是她跟著她的媽媽去看牙醫(yī),這本來是一個很小的事情,但是一般我們知道,牙病是會引發(fā)心臟病的,可能她媽媽沒有檢查出來有這種隱憂,所以孩子蹦蹦跳跳去了,以為跟媽媽一會兒回家了,結果,她就面臨了她生命中令人驚詫的一幕,她看見她的媽媽就死在了牙科的手術椅上,這個陰影在這個孩子的心中被放到多大,也許她沒有經歷心理醫(yī)生的調節(jié)器整,也許她這一輩子沒有想過,怎么根治這個傷痛,她能做的就是回避、回避、永遠回避。
所以她牙痛的時候,從來不敢去看,直至她成為了著名的明星,她已經擁有了富足的生活,有一天,她被她疼痛的牙齒折磨得實在受不了了,家人都安慰她說:牙醫(yī)請到家來,咱們不去診所,在家還有你的私人律師,有你的私人醫(yī)生,有所有親人陪著你,咱們就把牙治了不行嗎?結果就在她海濱豪斯多夫維數華的寓所,牙醫(yī)在旁邊整理手術器械的時候,一回頭,看到這個人死了,還沒有開始,這個人就莫名其妙地死了,所以當時記載這件事的報紙倫敦的報紙,用了這樣一句評價,說她是被自己四十年來的一個念頭殺死的。這個念頭有多重呢?這就是一個人心里面暗示的力量,這就是她生命中一個至極的遺憾,這個遺憾,以令人驚詫的方式放大,能夠結束一個人的生命。其實我們不見得會面臨這種極端的例子,但我們每一個人,都會面臨生命的缺憾,那么這個缺憾有時候會變成我們自己的一種暗示,大家聽說過這個說法吧,說人在憤怒的時候和憂郁的時候,如果用一個測量儀,會看到你測出來呼出的空氣,它都是灰色的,它的二氧化碳會特別多,這個人會有一種抑郁,能夠改變你的內分泌,這一定會影響到我們生命的質量,但是你可以怎么樣去補足它呢,就是你如何用一種方式,正視你內心的遺憾,并且改變它,這種改變有可能也是驚人的。
動畫:"于丹教授認為,如果說生活中的缺憾是不能避免的,那么用什么樣的心態(tài)來對待這種缺憾,就非常重要了,用不同的心態(tài)來對待生活,就會帶來完全不同的生活質量,每個人心中,都有一個美好的愿望,也許一個不經意的點化,會改變你的心態(tài),同時也就完全改變了你的生活"。
我還看到過一個寓言,它說在一個小鎮(zhèn)上,有一個非常窮困的女孩子,她家里沒有父親,她跟自己的媽媽相依為命,做手工品,然后這樣長到18歲,18年來,她過著太貧寒的生活,所以她從來沒有自己漂亮的衣服和首飾,因此她也很自卑,很自卑,這就是她生命里的缺憾,后來,在她18歲那年的圣誕節(jié),媽媽破天荒給了她20美元,跟她說,這是你的勞動所得,你用這個給自己買個圣誕的禮品吧,她簡直是大喜過望,但是她還沒有勇氣,從這個小鎮(zhèn)上堂而皇之地走過,她捏著這個錢繞開人群,貼著墻角,走在路邊上,一路上她看著所有的人,都認為這些人的生活比她美好,她心中不元遺憾地想說,我是這個小鎮(zhèn)上最抬不起頭來的一個寒磣的女孩子,路上她看到了自己特別心儀的小伙子,她就酸溜溜地想,今天晚上有盛大的舞會,不知道誰是他舞會上的新娘,誰能夠有這個榮耀呢?她就這樣,一路嘀嘀咕咕躲著人群來到那個商店,一進門,她就覺得自己的視線被刺痛了,她看到那個拒臺上,擺著一批特別漂亮的緞子做的頭花發(fā)飾,那么,她呆呆地在那兒的時候,售貨員就叫她,小姑娘,你過來,你的亞麻色的頭發(fā)那么漂亮,我挑一個淡綠色的發(fā)花給你戴上,她一眼看到價簽,寫著16美元,她先說我肯定買不起,我不試了,那個時候,那個售貨員已經把頭花給她別上了,拿起鏡子,跟她說,你看一眼,就在她看一眼的時候,她突然就驚呆了,她覺得這一朵頭花改變了她整個人的容顏,突然之間,她變得像一個天使一樣,容光煥發(fā),她從來沒看到過自己這個樣子,她就特別驚訝地想說有如此神廳的力量,那我買了吧。
所以她就飄飄欲仙地掏出錢來說我買了,人家打給她四美元的時候,她仍然像飄著一樣轉身就往外飛跑,然后,咣,一下,撞在一個剛剛推門進來的老紳士的身上,然后,她隱隱約約聽到那個老人叫他,她就飄飄忽忽地跑了,一路上,她就在想,我怎么有了如此的改變?她不知不覺地,就跑在了小鎮(zhèn)最中間的大路上,她看見所有人迎著她都是驚訝的目光,她聽到人們在議論說:這個鎮(zhèn)子上,還有這么漂亮的女孩子,她是誰家的孩子,我們怎么從來不認識她,就在這個時候,她又一次碰到了她暗暗喜歡的那個男孩那個男孩也很驚訝,叫住她,說我有沒有榮幸請你做我今晚上圣誕舞會的舞伴這個女孩子,簡直心花怒放,她想了一想,我索性就奢侈一回,我手里這四塊錢,我回無能為力,再給自己買點東西,所以她又這樣,一路飄飄然地回到了小店,她一進門,就捍到那個老紳士微笑著站在那兒,這個老人跟她說,孩子,我就知道你會回來的,你剛才撞到我的時候,這個頭花就掉下來了,我一直在等著你回來取回它,這個故事到這里就停止了,這像一個寓言,這個女孩子生命中的遺憾真的是被一個頭花改變了嗎?其實是被她自己的自信心驅除的,也許我們沒有這樣一個靈異的時刻,我們不是所有的生命都有幸遇到寓言一樣的機遇,但是,這些東西會啟迪我們的心智,這些個故事里面,其實有很多跟孔夫子在〈論語〉中的觀點不謀而合,其實孔子說,一個人內心的在乎與不在乎,他的司性能夠讓他明白這個世界很多很多的事理,也就是說,一個真正的君子,他內心的坦然與談定是可以讓步他化解生命中很多很多遺憾的。
于丹心語:"做一個勇敢的人,用自己生命的力量去化解缺憾。"
這前堤是什么,就是要求一個人在心是,不要把現實中很多的陰影看得過重,不要自己認同在陰影之下,就像泰戈爾還有過一名話,他說烏云自己遮住了太陽,但是它卻怨天氣不明朗。有很多時候,是我們自己的心遮住了陽光,我們太在乎得與失,而在乎得失的人,在孔子的價值判斷體系中,被指責為"鄙夫",就是一個不上臺面的比較低級的人,鄙夫是什么呢?幾乎意義等同于小人,孔子曾經說:"鄙夫可與事如也與哉"。像這樣一個小人,你能跟他共事?去謀國家大事?侍奉國君嗎?不能,人沒有得到無所謂,但得到以后,你再拿走,這個受不了,就是說,已經過不了簡樸的性子,所以好了,讓自己的得之更久,為了讓自己不失之,就會無所不至,其實讓我們回到本初,誰的生命沒有遺憾,如果你能夠用一種內心的富足和飽滿,能夠用一種內心鮮活的力量去彌補這些遺憾,那你會成為一個坦蕩、磊落而勇敢的人,孔子所提倡的境界"仁者不憂,智都不惑,勇者不懼",說的就是這樣的境界,當所有這些憂煩、迷惑和畏懼,壓在眼前的時候,讓自己變得更加寬厚、仁達,變得更加智慧聰穎,變得更加勇敢無畏,那么外在的一切,不也就沒有了嗎?所以做一個勇敢的人,用自己生命的力量,去化解那些遺憾,不要借助外在物質的得與失,讓自己擁有一份淺薄的驕傲。這就是《論語》里所倡導的一種人生觀。
動畫:"說到勇敢,有人會說,大仁大智恐怕不容易做到,但做一個勇敢的人,總不難吧,那么于丹教授在這里所說的勇敢,到底指的是什么?是不是僅僅用匹夫之勇就可以使自己有能力化解生命的遺憾,《論語》中對于勇敢的定義又是怎么說的呢?"
我們知道,孔子有一個弟子,就是特別率性勇敢的子路,他對于勇敢的事情,老是特別在乎,因為他老師曾經還調侃過說過一句話,這個世界要是有一天道不行,我的道理真推行不了的話,我就要自己泛舟江海去了,到那天,我就帶著子路,子路特別高興,他說老師到那個時候,就想帶我一個人。結果老師后面還有一句解釋說,就是因為子路這個人除了勇敢,別的什么都沒有,我也就把他帶到我身邊吧,所以子路呢,是很勇敢,但是呢,他勇敢得又缺點內涵,他偏偏有這么一天找老師,問勇敢的事去了,子路曰:"君子尚勇乎",說老師你說,君子應不應該崇尚勇敢。老師就給了他一個明確的界定:"君子義以為上,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,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"。
君子崇尚勇敢這沒有錯,但是君子的勇敢是有約制的,是有前提的,這個前提只有一個字,就是"義",一個君子只要有了這個義字當先的勇敢,他才是一種仁義之勇。如果沒有這個字的話,他會以勇去犯亂,因為勇敢右能會攪動起來大亂,而這種情形,如果發(fā)生在一個小人身上,就更麻煩,如果他心中沒有義字的話,那么,他就會直接成了小偷、劫匪,就是盜了。我們想想今天,真正小偷劫匪,你不能說他不勇敢,他穿門打戶,甚至可能越貨殺人,你說他不勇敢嗎?也就是說,沒有道德約束的勇敢,是這個世界上******的災害。
于丹心語:"沒有道德約束的勇敢,是世界上******的災害。"
那么道義是什么呢?君子之勇,真正崇尚是什么呢?就是這種內心的制約,所以《論語》中還有這樣著名的一名話,子曰:"以約失之者鮮矣",內心有所所約制,而在社會上還經常有過失的人,我見得不多,也就是說,一個人內心要經常對自己有"性三省乎已的反躬自問",問問我今天有什么事做得不好,看看周圍的人所謂見賢思齊,見不肖則內自省,反省一下,我可不可能這樣,這就是約制,也說是說,我們剛才說人生有遺憾,人的行為也有遺憾,但是你做錯了以后,如果你自己這樣去糾正的話,這就是一種真正的儒者所提倡的勇敢,這種勇敢說是君子之勇。關于君子之勇,后來蘇軾在《留候論》中曾經有這樣的論述:"古之所謂豪杰之士者,必有過人之節(jié),人情有所不能忍者,匹夫見辱,拔劍而起,挺身而斗,此不足為勇也,天下有大勇者,卒然臨之而不驚,無故加之而不怒,此其所挾持者甚大,而其志甚遠也。"這是什么意思呢?他解釋了真正的豪杰志士心靈之勇是何等境界,這種過人之節(jié)能夠忍受人情有所不能忍者的人,這是一種胸懷,所以什么人是勇敢的?像韓信那樣可以受胯下之辱的,最后他可以為劉邦決勝千里之外,他不會像一般人,所謂匹夫見辱,拔劍而起,一瞬間就繃不住了,這樣的人是做不了大事的,也就是說,你自己真知道你是誰的話,這種勇敢有時候表現為氣度,有時候表現為一種理性制約下內心的自信與鎮(zhèn)定,這就是一種力量。
于丹心語:"勇敢有時候是一種理性制約下的內心自信鎮(zhèn)定。"
所以蘇軾在論述的這種勇敢中,他說真正的大勇是那種突然面臨一件事,所謂泰山崩于前而不瞬,卒然臨之你不要驚恐,你能夠每臨大事有靜氣去先面對這個格局,那無故加之不怒,這可不容易,我們想想,生活里面我們可以要求自己是一個道德君子,我們的努國不去冒犯別人,但你時不常就被別人冒犯,你經常無緣無故地就遭受了一個事情的傷害,你能做到不怒嗎?其實當我們遭到這種意外的,甚至無聊的傷害的時候,你可能有兩種態(tài)度,一個人可能星期一莫名其妙地遭到一頓暴打,然后他可能性期二就開始給各個朋友打電話,他要復述這件事,每復述一次,他可能又挨了一回打,到星期三的時候,他已經郁悶地說,我不上班民,這事太郁悶了,所以要打派出所,去給我通輯那個人,然后再打朋友,為什么會這樣,然后到星期四,就情緒更抑郁,開始跟家人吵架了,你說我為什么挨這頓打。這一個星期有可能就這樣過去了,其實這意味著什么呢?意味著你每天還在繼續(xù)挨打,當然你也可以一件事情發(fā)生了,你可以把這個傷害縮到最小,那就是讓它盡快過得去,打一個更為積極的事出有因情去抵消負面的意義,這樣做的話,會騰出你更有用的生命,更有價值的時間,和一種更美好的心情,讓你去做更多的事情,也就是說,一個有德有仁的人,才能夠真正做到心靈之勇敢,是因為你的內心有美好的東西,所以你看到外在的世界才能氣定神閑。
于丹心語:"一個有德有仁的人,才能真正做到心靈的勇敢。"
動畫:"于丹教授用這樣一個小故事,告訴我們,我們生存的環(huán)境會有許多不如意,甚至不合理,雖然我們憑借個人的力量,不能改變社會,但我們能憑借我們勇敢的心靈去改變自己的心情和態(tài)度。于丹教授認為一個人外在的表現與他內心的世界,是相輔相成的,一個人心中有什么,他看到的就是什么。"
大家知道,宋代的筆記小文中,記載過一個特別有意思的事,就是著名的蘇東坡,他有一個好朋友叫佛印,他經常跟佛印在一起,兩個人參禪打坐,佛印老實,他受他欺侮。
動畫:"蘇東坡:’你睜眼好好看看我,你覺得我坐在這兒像什么呀’。佛印:’我看你坐在那兒,就像尊佛’。’哈哈,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兒像什么呢,你坐在那兒就像一堆牛糞,哈哈哈’。"他占了便宜之后就很高興,回了家跟他那個曠世才女的妹妹蘇小妹說:"佛印今天又吃虧了,我們兩打坐,在那兒參禪,我就問他說,你看看我像什么啊,佛印就老老實實地說,我看你就像尊佛,"他說:"我就大笑著說,你知道我看你像什么,我看你坐在那兒就像堆牛糞。"他說完了以后,他妹妹就冷笑,蘇小妹說:"哥哥就你這個司性,你還參禪?你知道參禪的人,最講究的是什么?是見心見性,就是你心中有,眼中就有,佛印要是說,看你像佛,那說明他心中有尊佛,你說佛印像牛糞,你回頭想想,你心里有什么呢?"
其實這個故事,可以適用于我們每個人,大家想想,一樣的生活,大千世界,相差無幾,為什么有些人活得歡欣而溫暖,有些人整天指責抱怨,指責抱怨的人,生活真的就那么差嗎?其實就像同樣的一瓶酒放在那,半瓶子酒,悲觀主義者說:"啊呀,這么好的酒就剩半瓶兒了。"樂觀主義者說:"這么好的酒還有半瓶呢。"這表述不同,心態(tài)不同,就在于你看見了什么,而這種看見是一種由德由仁而生發(fā)出來的曠達的勇氣,所以在今天這個時代,我們這種心靈的勇敢,可能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要更加重要,這樣的一種心態(tài),在《論語》中被表達為"君子泰而不驕,小人驕而不泰"。其實這是孔子習慣的一種句式,就是君子跟小人他的表現,兩者這么來參照。所謂泰而不驕就是一個人心有大志,心有定力,有心靈的勇敢,他可以泰然自若,但是他沒有一種驕矜之氣。那小人是什么,就是一個人張揚,一個人表現出來處處驕傲,甚至處處攻擊。他少了一種氣定神閑。關于這種驕傲,我們要分清,一個人一生不可無傲骨,但不可有傲氣。小人之驕,驕傲的是他外在的氣,而君子之驕,驕傲的是內心風骨。
于丹心語:"君子之驕,驕傲的是內心風骨。"
一個有風骨的驕傲,在外面一定不是張揚的,這就所謂"泰而不驕"。那么,這樣一種篤定的生活的力量,其實在東方文化中,一直是被倡導的。我曾經看到鈴木大拙在他的書中記載了一個性本江戶時期的故事。
大家知道,性本參禪過程中提倡的是茶禪一體,茶道本身就是參悟的過程。他講到:當時有一個著名的茶師,他跟隨他一個顯赫的主人,有一天,主人要去京城辦事,舍不得高開他這么多天,說你跟我去吧,每天好給我泡茶。那個時候是一個浪人、武士很紛亂的時候,所以這個茶師就很害怕,他說:"你看我又沒有武藝,咱們路上遇到點事可怎么辦"。主人說:沒關系,你打扮成武士的樣子,你挎一把劍,不就完了,你跟著我走吧。茶師就哆哆嗦嗦地換上了武士的衣服,跟著主人走了。等到了京城,主人去辦事了,茶師自己在外面溜達,一出門,就真碰上了一個浪人,這浪人上去就挑釁說,你也是武士?那咱倆比比劍,這茶師只好老老實實地說:我就是個茶師我不懂武功。這個浪人就得寸進尺,你既不是一個武士,你穿著武士的衣服,你就有辱尊嚴,那我就更應該跟你比,你就更應該死在我的劍下,茶師一想也是啊,所以就跟他講,他說你看,我主人給我的事還沒有辦完,你容不得我?guī)仔r時間,今天下午我跟你還約在這個池溏邊見。那個浪人想想就答應了,說那你一定來。
這個茶師就走了,他直奔京城里面最著名的大武館,去了一看,所有學劍的人在門前排著大隊,他來不及等,分開人群就沖進去,直接到大武師的面前,跟他說,求你教給我一種作為武士最體面的死法。武館的主人當時就驚詫了,他說,來這兒所有的人都是為了求生,你是第一個求死的,你是為什么?他說,我是一個茶匠,我就只會泡茶,但是我今天遇到了這么個情形,我不能不跟人家決斗了,我想死得有尊嚴一點。武館的主人說,你是這么著名的一個茶師,那好吧,你再為我泡一遍茶,茶師想了想,很傷感,說:這可能是我在世界上泡的最后一遍茶了,所以他就做得很用心,他很從容地看著山朱水在小爐上燒開,很從容地把茶葉放在里面,澆茶、然后一點一點地把茶倒出來,捧給這個武館的主人。這個主人就一趕緊看著他這個過程,看完了以后,他喝了一口茶,他說這是我一生中能喝到的最好的茶,但是在這個時刻,我可以告訴你,你已經不必死了,茶師說,你要教給我什么嗎?他說,我不教你,你只記住,你用泡茶的心,去面對那個浪人,我就告訴你這一句。
茶師就回去了,回去他看到那個浪人,已經在那兒等他了,浪人很囂張,當時就拔出劍來說,你回來了,那我們來開始比武吧。茶師就老在想著那句話,說我以泡茶的心面對他,所以他就不著急,他笑笑地看定了對方,然后從容地把自己頭上的帽子取下來端端正正放在旁邊,然后解開身上寬松的外衣,一點一點疊好,壓在帽子下面,他還笑笑地看著對方,拿出綁帶,把自己里面的衣服袖口扎緊,再拿出綁帶,把褲腿也扎緊,他從頭到腳一點一點地在裝束自己,一直氣定神閑。對面這個浪人就越看越惶恐,因為不知道他武功有多深,被他的眼神和笑容,給嚇得內心心虛起來,等到這個茶師全部裝束停當,最后一個舉動,諒是拔出他的劍來,就揮向了半空然后棒喝一聲,停在了那里,因為他好不知道往下再怎么用,他停在那兒以后,這個浪人噗通就給他跪下了,說我求你繞命,你是我這輩子見過最有武功的人。
動畫:"于丹教授通過這個小故事,再次告訴我們,心靈的力量是無窮的,面對復雜多變的社會環(huán)境,面對各種各樣不同的人,我們往往感到無力應對,其實只要我們自己有一顆從容鎮(zhèn)靜的內心,有一種心靈的勇敢,我們就可以變得堅強,就可以表現出勇敢,所以毫無武功的茶師,憑借內心的定力,能夠戰(zhàn)勝囂張的性本浪人。"
其實在這里是什么樣的武功臻勝呢,這就是那種心靈的勇敢,是那種從容,篤定,是一種氣勢,所以武功永遠不是最重要的,武功無非是一種技巧,而武功這樣的東西,包括我們的知識系統,所有這些東西的得到,都是可以由你自己一種真誠去感悟的。你都可以把它化入生命就看我們自己是不是這樣一個人,如果你的心很敝亮,你有一種仁厚,但有一種坦率,你有一種心靈的勇敢,那末,外在你遇到的人,都是機緣,每個人都愿意把美好的東西告訴你,但是如果你不是這樣的人,包括稱有教無類的孔子,他也不見得見到不可教之才,一定追著、趕著告訴你道理,所以孔子在《論語》中有這么一句話,子曰:"可與言而不與言,失人,不可與言而與之言,失言。知者不失人,也不失言[論語·衛(wèi)靈公篇]"。就是這個人,可以講道理,但是你沒有去跟他講,你就把這個人錯過了,相反,不可與言而與之言,失言。
那也不好,如果你見到一個沒悟性或者這人太差,你追著、趕著跟他說話,那對不起,你話多了。所以他說,智者不失人,亦不失言。一個聰明的人,他不會錯過那些可教之人,但是他也不會對牛彈式熱量計琴,追著可不教之才多話。所以也不失人,也不失言是對的。這也就是說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之人,當自己是一種面對世界有敝亮的心懷,那么可以說,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情,它都是要教育你的,所有的東西都會是彌補你這種遺憾的。這就是我們就說的《論語》中所提倡的坦蕩蕩的心境。其實《論語》給我們的,永遠是一個人生動態(tài)的系統,我們不可以斷章取義,截取任何一個橫斷面,我們不可以僵死的去理解,所有的古典、賢圣思想的精華,無非要化入我們每一個生命當它在你的血液中流動起來的時候,你那種歡欣的態(tài)度本身就是我們今人對于古典最高的致敬。
聲明:文章內容來源于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僅供學習參考之用,如有不妥,請來信告知,我們將盡快處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