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學生到社會人更新時間:2011-11-16 瀏覽次數:
傍晚的陽光拉長身影,帶走嘈雜的聲響,風吹過的地方,豁然開朗。大學這樣的日子總是讓人向往。
畢業四個月。
安靜下來細細算過日子,工作快三個月了,2011年8月12日,我踏入了社會,進入了三強。
我不是個經歷豐富的人,甚至淺顯得幼稚。雖然思考不能把空虛變得充實,但是可以讓混沌變得清晰。在這個日子之前,努力過,付出過,失去過,或許,也曾經成功過。畢業了,讓我有時間停下來,好好思考一些事情。腦子里好多好多的想法和事情,一涌而出。
在自己求學的時候,我佩服很多人,那些在很多人眼里一事無成最后走向成功的人。他們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,為之奮斗為之努力,這樣被定義的時間才會把成功交付給他。《當幸福來敲門》、《三個白癡》等等此類電影,在現在大學校園里在某一層面支持著一個年青人的夢想。有人說畢業就等于失業,而我覺得這是一個開始,一個奮斗的開始。但是一個人僅僅靠自己的奮斗而忽視了團隊,離開了能與之并肩作戰的團隊,孤立了支持自己的人,他離成功永遠只差一步之遙。
很榮幸我找到了這樣的團隊。這三個月時間里,我和很多其他的畢業生一樣,在經歷著一些轉變,在非常短的時間內,大腦里很多的東西被拆掉又重組。而里面涉及到的一個最核心的問題,就是“工作”究竟是什么?曾經的生活父母可以幫你付賬單,現在的生活只有自己知道。在大學的時候也和室友徹夜描述過我希望的所謂“工作”,大致和烏托邦的場景差不多,然后被他們批評,不切實際。
有很多正在找工作的23歲們,雖然無法具體地描繪他們曾經的生活,但是大致能夠憧憬未來生活的樣子:一份體面的工作,一份不錯的收入。一個可以相互支持的伴侶,一條已經規劃好的人生道路。相信每個人在初入社會的時候都有憧憬,都有自己的想象。而年輕的我們,憧憬總是被赤裸裸的現實所打敗,空想只會一事無成。
我們活著是為了生活,真正意義上的生活,是需要勞動來創造的。畢業總是懷揣著理想,但問題就在于我們的“理想”過于單一化,喪失了“理想”本來的樣子,這些“理想”很多時候脫離了“生活”的本位。生活就是過日子,而工作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我覺得這句話說得很實在,至少能感覺到對生活的熱愛。一個長輩曾經這樣教育過我,“畢業從事什么樣的工作不是重點,因為你有自學的能力,可以邊做邊學,但要學會做一行愛一行。”這個長輩雖不是什么百萬富翁企業家,但是他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,給我帶來更多的啟迪。
社會雖然是弱肉強食,但人生并不是不成功便成仁。在我看來,精神的財富遠遠大于物質的所有,生活的質量不取決于吃什么,穿什么,玩什么,開什么車,住怎樣的房子,而取決于一個人感知生活的能力和讓自己、讓身邊的人快樂的能力,就像餓了好好吃一頓,孤獨了有朋友陪著。這是一種生活的態度,更是人生的一個高度。
畢業需要找一份工作,去實現自己的理想,去創造自己生活,渴望的是一個可以施展的舞臺,我應該算是個幸運兒,能夠讓我成為“三強人”,山東三強建設咨詢有限公司創新發展二十周年《慶典專刊》里我看到這么一段話,“二十年審時度勢,運籌帷幄!二十年求索創新,開拓進取!二十年苦心經營,風雨同舟!二十年追求卓越,奉獻社會!成就了一段佳話、一個傳奇、一項偉業,而這一切接匯聚于今日之三強……”。
企業當如此,人亦當如此。企業文化就像人的脊髓,貫穿,延續,不可或缺。課堂帶給我各類的專業知識、思想理論,現在通過企業文化要學會怎樣去做人;怎樣把工作做好。
一家優秀的企業表現在多個方面,他的文化、他的管理、他的經營、他的員工,處處都能散發出這個企業獨特的魅力,有幸成為其中一員,深感榮幸。
二十年,是一個結點,更是一個起點。天道酬勤人心向,厚積薄發續華章。在三強這個大家庭里,在為奉獻社會奮斗的平臺里,我要學習得還有很多。愛三強,讓我感到像家一般的溫暖和熱情。